根据济南市古树名木资源普查项目主管部门的要求,7月29日至8月5日,古树名木项目验收组对建筑与城市规划系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所承担的历下区、高新区和市中区内随机抽取的475株古树进行了逐一重新调查核验,普查工作全面、数据详实、GPS定位准确,受到了古树名木项目验收组领导的一致好评,济南市历下区、市中区和高新区古树名木普查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自2019年7月起,建筑与城市规划系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师生携手,出色完成了历下区、市中区、高新区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工作,进行了1960棵古树名木的现场调研、内业数据整理录入、审核等相关任务。项目由建筑与城市规划系主任齐海鹰教授牵头,该系骨干教师张秀华博士组织实施,参与工作的师生近20人。师生们克服酷暑、连续暴雨等多种困难,坚持野外作业3个多月,至去年10月底,完成了济南市历下区、市中区和高新区的外业调查工作。其后,根据济南市园林和林业绿化局、济南市林木种质资源中心、济南市花卉苗木培育中心等项目主管部门的要求,对所调查的古树名木进行了内业数据整理和审核,编制完成历下区、高新区和市中区的古树名木调查报告。

古树名木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与文化的象征,是自然界和前人留给我们的无价之宝,是有生命的“绿色文物”,它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形成了独特的自然、人文资源;古树名木不仅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历史价值,还蕴藏自然密码,从一个侧面反映并记录着历史变迁,对研究气候、水土、空气等自然变化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同时,它也是珍贵的基因资源,对良种选育有重要利用价值。开展古树名木普查,对于切实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积极推进古树名木保护长远规划、完善保护政策、发挥古树名木资源的独特价值等各项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园林工程技术专业设立于1982年,至今已有近40年的办学历史。多年来,该专业一直十分注重以专业技能服务社会与行业需求,先后开展多项横向、纵向科研课题的开展,在行业中逐渐树立了较高的认可度,多位教师成为行业知名专家。